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当前基层新闻工作者思想状况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4-06-27 16:25:19
当前基层新闻工作者思想状况调查与思考[本文共3176字]

当前基层新闻工作者思想状况调查与思考

众所周知,新闻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举足轻重,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工作的执行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新闻工作者的思想状况是良好素质的重要部分,时刻关注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基层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思想现状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 当前基层青年新闻工作者思想动态情况

(一)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主流。

在现阶段,基层青年新闻工作者总体上思想稳定、积极向上,能够牢牢把握导向,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较好的完成各项宣传任务。具体表现在:

1.职业的崇高感和自豪感。每一个当初选择新闻事业的人,都无一例外的认为这是一份崇高而神圣的职业,他们都会在心底把自己当成真正的“无冕之王”,能够做时代变迁的记录者,做社会公平正义的承担着,他们都觉得非常的荣幸和神圣。电视台一名青年记者说:“我喜欢这个职业,它让我有机会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合,看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事件,感受不同的氛围,不同的力量,用镜头记录他人的举动和语言,用文字思考他人的思维和意图,最终,用他人的新闻,铭刻自己的人生。由衷感谢这份职业带来的获得感和体验感。”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每一名新闻工作者都深知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因此他们都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政策和理论水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使自己在复杂的新闻事件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理性的判断,从而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

3.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每一名新闻工作者都能背诵教科书上对新闻的这一定义。因此他们在工作中都愿意尊重新闻事实,并将这种事实真实地记述和呈现出来;因此他们不喜欢某些单位工作人员的摆拍,更不喜欢虚假的情景再现。新闻的真实性特征成为业务上的准则,新闻工作者都愿意准确地遵守执行。

4.恪守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2009年11月27日发布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修订版,我们每一名新闻工作者都烂记于心,外化于行。因为他们都知道新闻工作者的道德模范作用会因所从事的工作而放大,所以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个人行为和职业道德,将职业道德与职业成就联系起来,将职业道德的好坏看作业务评价的重要标准。

5.持之以恒地学习。新闻工作者既要做杂家也要做专家,这一要求很高。总体来说,基层新闻工作者都能自觉向这一高标准努力。因此他们必须不断地全方位地学习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县广电局几乎每位记者都接受了职业再教育,现在本科以上学历的有33人,有记者证的有36人,中级记者12人。同时他们在工作中还会行业“拜师”,向内行的领导、企业家、经济学家、法律专家求教,就近获得现成的经验,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新闻工作者存在的思想问题

基层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是受自身素质、单位体制、工作性质、社会思潮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思想状况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点或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觉得职业光芒逐渐暗淡。在工作中,许多记者觉得自己当初对于职业的热爱逐渐减弱,“无冕之王”的地位也在下降,少数领导和单位对新闻工作不重视,有时根据一些选题去联系他们或要他们接受采访,他们一推再推或者根本置之不理。少数单位对记者缺乏必要的尊重,指手画脚,动不动就大声吆喝“摄像的把这个摄一下”“拍照的把那个拍下”。同时记者在工作中受外界干扰较多,许多好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点不能按记者的意图来实现,使基层记者产生职业挫败感。

2.待遇不高,条件较差。受现行的机制体制的制约,基层新闻工作者的经济待遇并不比后勤和机关工作人员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县电视台虽然制订了新闻部绩效考核方案,但是为了怕拉开差距,一线记者的工资与其他人员几乎持平。有些应有的待遇和激励措施也不能落实,比如说前几年记者们都比较看重的省市县好新闻评选奖励,县广播电视台已经有三年没有发放。同时由于工作较忙和其它一些原因,记者们的专业提升空间比较小,县电视台这几年几乎没有派记者外出学习,也没有与外面进行业务交流,有记者发问:“现在我拿着摄像机到处跑,三十年之后,还是这个岗位,还是这个工作内容,还是这个社会地位,我们的前途在哪里?”基层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条件也比较艰苦,摄录采编设备比较落后不说,有时必要的交通条件也没有,县电视台根本就没有配备专用的采访车,记者有时采访只能蹭各单位的车,制约性较大。

3.工作被动应付,能动性不够。由于干多干少、干好干坏没有多大区别,有些记者思想上就产生了惰性,工作不求上进,满足于过得去不发生政治责任事故就行,也不出去挖掘鲜活的新闻,不走出去倾听群众的呼声,满足于主任下派选题。拍摄写作起来也不动脑筋,习惯于套用固定模式,年年老一套,不能推陈出新。

4.思想压力较大,心理危机存在。基层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压力首先来源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本身,长期的奔波劳累和无规律的生活还在其次,重要的是社会对新闻行业寄予了公平正义、腐败克星、慈善发起者等诸多期望,而基层新闻工作者的能力都比较有限,这种期望往往成为他们的思想压力。其次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压力来自他们自身,经济待遇不高,升职提升空间小,社会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等等都给了他们不小压力,有的甚至产生心理危机。再次新闻行业的激烈竞争也让基层新闻工作者感到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带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地位逐渐下降,媒体之间抢新闻抢时效抢受众的竞争无处不在。

二、新闻工作者产生思想动态的原因分析

(一)机制体制的制约。由于我县的新闻媒体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预算不足,新闻工作者既要搞宣传又要搞创收,所以他们很难安下心来提高新闻质量。同时单位内部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工作的辛苦度和经济待遇不相匹配,突出优秀、奖励先进的措施也没有,这些都大大挫伤了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

(二)外界因素的影响。现在的社会比较浮躁,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思想严重,人们在一起动不动就比房比车,新闻工作者也有很多机会接触到那些事业成功、经济优越的人士,这会让收入较低工薪阶层的他们产生心理落差。同时现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利己主义思潮、保守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都泥沙俱下,使得少数基层新闻工作者开始迷茫、错乱,甚至于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新闻观。

(三)新闻工作者的自身因素。也不排除个别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低下,理想信念缺失,职业道德失守,精神状态萎靡,成为出现思想问题的内因。

三、加强青年新闻工作者思想动态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的总看法,是新闻宣传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纳入新闻工作者的日常要求之中,可以采取定期培训、集体讨论的方式加强学习,同时要善于抓住典型事例,让大家从中学经验、受教育。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对长远目标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判断。对新闻工作者负有教育责任的各级党校、主管部门和干部培训单位,要对他们进行党性原则、反腐倡廉、职业道德、行风建设等方面立体的、多样化的教育。

(三)加强业务知识培训。要定期不定期的将编辑记者送到上级新闻单位或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培训,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在单位内部要坚持编委会制度和好稿评选制度,让他们不断看到自身的差距。特别是好稿评选的奖励和在上级新闻单位获奖的奖金要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给他们提高业务技能一种动力,才能在单位内部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

(四)加快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现有的体制机制严重制约了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步伐,定人、定岗、定职责,改变一些人混日子的现状。同时要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将新闻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作品质量、能动因素与他们的工资待遇挂起钩来,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不怕拉开差距,这样才能促进他们不断进步,促进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

(五)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县委县政府要真正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将新闻宣传作为各单位部门年终考核的一项指标。要加大对新闻工作的资金投入,购置新设备,改善编辑记者们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加强新闻单位与各宣传重点部门的对接、沟通,培养各部门的新闻宣传意识,对新闻单位策划的有计划、有重点的报道要积极予以配合。同时让他们对记者的工作少一些干扰,让记者拥有报道的主动权。

《当前基层新闻工作者思想状况调查与思考[本文共317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